“北斗+互联网+其他行业”构建新兴产业链
现存的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和数字广播电视系统对高质量、高精度的时钟同步要求越来越高,选择合适的时钟源对于运营商来说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各项服务的用户满意度。
中新创科采用算法和高可靠的器件生产的DNF4533系列时间频率产品可满足现在和将来对时间和频率的苛求。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2118亿元,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70%。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认为,通过积极推动北斗与大数据、云计算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的融合发展,围绕“北斗+”与“互联网+”形成的新业态增长迅猛,经济和社会效益开始逐渐显现。
北斗的产业化应用之路也正全面提速。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2118亿元,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70%。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认为,通过积极推动北斗与大数据、云计算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的融合发展,围绕“北斗+”与“互联网+”形成的新业态增长迅猛,经济和社会效益开始逐渐显现。
从今年下半年至2020年发射的近30颗北斗卫星属于北斗卫星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建设,即北斗三号系统。而前两步,包括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面向中国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都已经实现。目前15颗卫星在轨稳定运行,5颗新一代北斗卫星也已完成在轨调试,即将入网工作。第三步就是在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面向全球服务。
“北斗三号系统建设正稳步推进,已完成5颗北斗三号卫星试验验证,全面突破了系统核心关键技术。”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北斗系统将确保运行连续稳定,服务性能满足承诺指标要求并稳步提升,逐步具备全球服务能力。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北斗三号在北斗二号的基础上增加了性能优、与其他系统信号兼容互操作程度更高、用户体验更好的服务信号。“卫星设计寿命由8年提升至10年以上,空间信号精度优于0.5米,增加性能更优的互操作信号B1C,配置了星间链路,设计了全新的网络协议和管理策略,还采用了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
以融合为特征的“北斗+互联网+其他行业”新模式,正在构建以北斗时空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生态链,并正在成为北斗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推动着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位置信息有两类,一类是事后通过软件解算来获得的位置信息;一种是实时地通过移动网络或无线数传电台把数据传到服务器或后台。“量产后的安装有北斗系统的便携式手持终端,通过北斗短报文和定位功能,可以让‘驴友’们在沙漠里也不会迷路,而且价格也不贵
北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础服务能力后,可以赋能诸多应用场景,如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自动驾驶等。以小蓝单车为例,接入北斗系统后,在不更改已有硬件的情况下,通过软件在线升级,单车的定位精度达到米级,而且没有增加功耗。
北斗系统还可以与GPS、格洛纳斯等定位数据结合后解算,定位精度与初始定位时间均可大幅提高。目前,该加速定位服务已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万用户使用,每天调用次数达1亿次。
北京中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网络时间服务器DNTS-7是一种高科技智能的、可独立工作的基于NTP/SNTP协议的时间服务器,DNTS-7从GPS地球同步卫星上获取标准时钟信号信息,将这些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网络中需要时间信号的设备如计算机,控制器等设备就可以与标准时钟信号同步。标准的时钟信息通过TCP/IP网络传输,DNTS-7支持多种流行的时间发布协议,如NTP,time/UDP,还可支持可设置的UDP端口的中新创科定义的时间广播数据包。